骏花品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骏花品书阁 > 明末:糟糕,我被东林党包围了 > 第85章 愿与大人共死生

第85章 愿与大人共死生


九月十六,涿州府。

议事厅内,东阁大学士、兵部尚书杨嗣昌坐在主位,右下首是宣大总督卢象升,左下首则是监军高起潜。

人并不多,甚至连总兵一级的将领都没有资格参加,三人虽然表情相对平静,除了卢象升身着盔甲,其余二人都着文官服。

“夜不收奏报,建奴兵分两路,一路由多尔衮攻新城,一路由岳托攻霸州。

如今我与卢总督虽合兵,但兵力也仅仅比建虏多出少许。

我军多步卒,本官之意,当以守为主,不可与建奴野战。

当然,本官也想听听二位的意见,二位有何建议皆可言之。”

杨嗣昌说完,端起茶碗喝起茶来,一点也看不出应对建奴的紧迫感,反倒有些悠然自得。

高起潜也没有先开口,而是悄摸看了一眼卢象升,竟也端起了茶碗来。

卢象升皱了皱眉头,终于还是第一个开口道:

“杨阁部之言,下官不能苟同,建奴四处劫掠,所过之处不仅抢夺粮食牲畜,就连百姓也不放过,老幼皆杀,只余青壮,押往关外为奴。

我等若只守不攻,岂不是枉顾天下百姓之性命?

况将兵力分而守之,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,京畿、山东多平原,建奴可去之处很多,我等如何守得过来?

我军虽多步卒,但并非没有可战之力,只要能依托地形,将建奴围而歼之并非完全不可能。

望杨阁部三思。”

卢象升很是认真的分析了建奴的破坏性,觉得只是一味防守实在是上对不起朝廷,下对不起百姓。

他很清楚杨嗣昌的计划,说白了防守更容易不犯错,而面对建奴,无过便是有功。

这计划当然稳妥,起码他们三人不会因此被朝廷责难,可是,他们执掌军队,难道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吗?

任凭建奴蹂躏大明百姓,让京畿一如两年前般十室九空?

那他们做官的意义又是什么?

卢象升此前与杨嗣昌的过节,大抵上也是因为政见上的不同,杨嗣昌一直主张对流寇主剿,而对建奴主和。

如今流寇已除,杨嗣昌对于建奴的立场自然也改变了,但却从之前的主和,变为如今的主守。

卢象升却是坚定的主战派,无论是对流寇还是对建奴,他认为不论是招抚还是议和,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朝廷作为依托。

没有这个前提,不论是招抚还是议和,就如同无根之木,狼要吃羊,是绝不会在意羊的建议的。

“皇爷以杨阁部总理各路兵马,卢大人难道要抗命吗?”高起潜皮笑肉不笑的道。

卢象升虽然也是总督,但崇祯皇帝早有旨意,各路兵马皆受杨嗣昌节制。

“既然如此,还叫我来议什么?”

卢象升说罢,便冷着脸不再言语。

他虽然是宣大总督,但事事却都要与监军高起潜商议,监军可以直达天听,一旦与监军闹翻,莫说调动军队,或许可以直接回家了。

两个多月前借着父亲过世的机会,他连上好几次奏疏请辞,其实他是真的萌生退意了。

本来朝廷是准了他的请奏,甚至连接任的官员都安排好了,可不知怎么的,后来朝廷又改变了主意,下旨令他夺情。

“二位大人不可意气用事,贼寇凶残,我等更应团结一致才是。”

杨嗣昌打起了圆场来,看似两不相帮,但却对卢象升的提议视而不见,最终卢象升只得失望的听令。

不过却请求可以出小股部队骚扰建奴,使建奴不敢轻易攻城,杨嗣昌为了安抚卢象升,勉强同意了。

九月十九日,建奴岳托部进攻霸州,驻防永清的卢象升命诸将各选精兵三百,分四路十面,准备在三天后的夜里偷袭建奴的军营。

杨嗣昌只准他出小股部队袭扰,所以这次出兵只有三千人。

三千人袭营,风险还是很高的,但他心里十分清楚,一味防守只会助长建奴的嚣张气焰。

出征的当天傍晚,卢象升在挑选出来的三千勇士面前训话,严令各路将士刀必见血,人必带伤,马必喘汗,违令者斩。

当然有罚必有赏,夜袭有斩获者,一个首级赏银二十两,已经算是顶格了。
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三千勇士士气高昂,可卢象升还没出发,就接到了驻防东安城的监军高起潜的信。

高起潜反对夜袭,还嘲讽道,‘只听说李愬雪夜袭蔡州,从未听说月夜奔袭,月光皎洁之下怎么偷袭?

而且奇兵宜少不宜多,若十路齐发,太过张狂,等你到了,建奴早就跑了。’

为了阻止卢象升的行动,高起潜提前把卢象升麾下的总兵陈国威调向东路,卢象升闻听消息,一脚踹断了拴马的桩子。

“写信阻挠我出兵,又把我的兵胡乱调遣,出了问题却又要我承担全部罪责,实可恨也!”

说罢卢象升一刀劈在那桩子上,仿佛劈的不是桩子而是高起潜。

卢象升任宣大总督三年,高起潜也做了监军三年,三年里高起潜不仅吃拿卡要,还屡屡阻挠他屯田自给。

出了任何问题,即便是因为高起潜,罪责也要他这个总督来背,可一旦有了战功,功劳簿上却总会有高起潜的名字。

只是因为高起潜是监军,是受天子信任的近臣。

陈国威被调离,防线就出现了缺口,卢象升不得不放弃了偷袭行动,但他不肯看着建奴四处劫掠杀害无辜百姓,就写了信给杨嗣昌,请求与高起潜分兵。

此时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,已经率领两万多秦兵抵达保定府,杨嗣昌便将宣府、大同、山西三路军调给卢象升。

加之自己的直属五千天雄军,卢象升手中的兵力达到两万。

二十四日,岳托部转战定兴,卢象升领一万两千士卒,对建奴展开袭击,但先胜后败,被杨嗣昌严辞斥责,指责他擅自行动。

卢象升心中愤懑,便放弃出击行动,将军队驻扎在固安,但此时军中粮草短缺,保定知府、固安县令受高起潜指示,都不给他运饷。

他只好上报杨嗣昌,杨嗣昌倒是答应给粮草,可已经三天了,仍旧没有任何消息,却又命令卢象升将军队转移到易州。

缺粮缺饷极易导致士兵哗变,卢象升便想等粮草到了再执行命令,可没想到几天后却又接到天子斥责的旨意。

高起潜秘密上奏疏弹劾卢象升“縻饷逗留”,崇祯皇帝严厉斥责了卢象升,要求他积极迎战建奴。

九月二十八日,杨嗣昌调集六万大军会战多尔衮、岳托于房山,歼敌八百余,建奴撤退,卢象升请求追击,但杨嗣昌犹豫不决。

直到十月初二,杨嗣昌才勉强同意卢象升的请求。

此时建奴已经抵达良乡、涿州,并且兵分三路,一路由涞水攻打易州,一路攻打雄县,一路则由定兴攻安肃。

卢象升所领兵马大半被杨嗣昌调离了去守昌平皇陵,他实际掌握的兵力只剩下八千。

初四,卢象升进驻巨鹿贾庄,而高起潜指挥关宁铁骑,驻扎在五十里外的鸡泽。

卢象升派人联络,希望与高起潜合兵一处守卫贾庄,但高起潜连信都没回,直接将军队调往了东边的临清。

杨嗣昌又严令不可使建奴越过贾庄继续往南。

卢象升自知此战凶险,到了五日清晨,他走出营帐,对手下的八千将士拜道:

“我与将士们同受国恩,患不得死,不患不得生。”

他站直身体又道:

“但本官从不后悔,与尔等并肩作战,乃是吾之幸事,倘有来生,亦复如故。”

卢象升在军营里威望很高,不仅对将士一视同仁,士兵没吃的,他也绝不吃一口粮食,但有战事从来都是冲在最前头,所以很得部下敬仰,他如此说,军营的将士都很感动。

“愿与大人共死生!”八千士卒皆哭喊着,声音一浪接过一浪。

杨国柱、虎大威两个总兵都红了眼睛,他们知道此战总督大人是抱着必死之志的。

尤其是那三千多跟着卢象升征战数年的天雄军老兵,他们眼中含着泪,右手抬起长枪狠狠地砸在地上,发出阵阵沉闷的声响,仿佛是在表示自己的志向。

一个时辰后卢象升部在蒿水桥遭遇建奴岳托部,上次战斗,岳托折损了一千九百多八旗勇士,为此他被多尔衮严厉斥责,那一战被岳托视为耻辱。

眼瞅着敌人在前,岳托立即命令手下骑兵发起了进攻。

卢象升抽出钢刀下令道:

“迎敌!列车阵!”

……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