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不凡之人,自小便有不凡之处。
虽然并没有出生之时,满屋红光的种种奇异神迹,但是单单凭这一点,就足以看得出,斯大琳此人,和常人不一般。
那么,在这之后,斯大琳又是如何长大的呢?
天幕之中,更多的内容出现。
【斯大琳10岁那一年,凯可把他送进了,哥里的教会学校。】
【斯大琳小时候,是教会学校,最优秀的学生。】
【他非常虔诚,不错过任何一次弥撒,还会提醒同学仪式的重要性。】
【斯大琳在唱歌和朗诵方面,特别有天赋,他是唱诗班,最受老师喜欢的学生。】
【很多年以后他的同学都还记得,他们看到斯大琳穿着白色长袍,双膝跪地仰望天际,用天使般的嗓音唱晚祷。】
【如果斯大琳就这样一直长大,那他很可能成为一个,受人尊敬的神父,但是命运,最终把他带向了一条,截然不同的道路。】
【在他13岁那年,他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,书里的内容深深震撼了。】
【他彻夜长读,一晚上都没有睡觉,随着他读的书,越来越多,他对于上帝的信仰,也越来越动摇。】
【有一次和同学们聊天,他突然说上帝根本不存在,如果上帝真的存在,他肯定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公平。】
【这番话把他的同学们都惊呆了,一年之后发生的一件事,进一步刺激了斯大琳的内心。】
【那是一个冬天,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围观一场绞刑,三位囚犯被描述成,十恶不赦的罪人。】
【但斯大琳和同学们了解到,他们是无法忍受地主剥削,而逃走的农民。】
【这些农民逃走之后,还会偷地主家的东西,帮助其他农民,这让他们赢得了,围观群众的同情,也让他们成为斯大琳心中的,高加索好汉。】
【而斯大琳越是佩服他们,就越是憎恶,将他们处死的,沙俄当局。】
【他同样厌恶站在一旁祷告的神父,教会和政府联合起来,把一起处死反抗者的绞刑,装扮成一场,欺恶扬善,警醒世人的,感化仪式。】
【沙皇政府的黑暗,与教会的伪善,刺激了斯大琳内心的,反抗意识。】
【16岁时,斯大琳从教会学校毕业了,他走出故乡,进入迪比里斯的神学院,深造。】
【迪比里斯是格鲁吉亚的首都,在被沙皇征服前的100年里,一直被巴格拉基昂王子所统治。】
【这是一座富饶而又狂野的城市,在东正教的圣洁光辉之下,里是新时代浪潮的隐隐轰鸣,民族主义,社会主义的思想,正在浸润这片土地。】
【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下,斯大琳开始写诗,他将自己对社会的思考,与幻想,融入笔尖,写下了许多篇诗歌。】
【他不甘于自娱自乐,而是带着自己的作品,拜访了伊比利亚报报社,并很快受到了,报社编辑的青睐。】
【他以索塞罗的笔名,在报纸上发表诗歌,这些诗歌在格鲁吉亚广泛传阅,大多成为了经典之作,被收录在各种诗集当中。】
【早在斯大琳之前,索塞罗这个名字,就已经被世人所熟知。】
【斯大琳的歌唱也进一步提升,他的男高音,接近专业歌手的水平,可以说,斯大琳本来完全可能成为一个,诗人或者歌唱家。】
【但是神学院的生活,反而让他背离了,这样的命运。】
【在学校里,他认识了一个,地下读书小组的成员,这个小组会传阅很多书,尤其是被神学院禁止的书。】
【斯大琳加入了他们,阅读了大量有进步意义的文学作品,比如雨果的《九三年》、左拉的《萌芽》。】
【无数个夜晚,斯大林躲在被子里,废寝忘食的阅读这些,被禁止的著作。】
【终于有一天,他读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】
【这本书让他的世界豁然开朗,他深深沉迷于其中,甚至开始学习德语和英语,这样他就能够直接阅读,马克思的原著。】
【在读完资本论后的一个夜晚,斯大琳和同学,偷偷溜出了学校,去参加一场,铁路工人的集会。】
【那是山下的一个破烂小屋,人们秘密聚集在那里。】
【斯大琳走进了那扇门,那一瞬间,一切都已经注定。】
【他再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神父,一个诗人,或者一个歌唱家了,等待他的只有一种命运,那就是成为一个革命者。】
【一个****者,一个马克思主义者。】
【......】
天幕中,在家庭的影响之后,天幕中讲述了,斯大琳在学校之中的成长。
而这一部分,击垮了很多人的认知。
在看到斯大琳对于父亲都敢勇敢举刀,以及在他成年之后,还敢抢劫的事迹之后。
很多人脑海中,对斯大琳有了一个,初步的印象判断,这是一个莽夫。
然而,并不是如此,在学校中的斯大琳,竟然变得温文尔雅起来了。
他是最虔诚的教徒,同时,也是一名出色的歌唱家,他写的诗歌,让他获得了巨大的名气,这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的模板。
然而,就在众人对他的形象在一次改变之时,他的人生又一次发生了变化。
他没有成为神父、歌唱家、诗人中的任何一种。
而是在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之后,踏上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“马克思?此人究竟是谁?”
“那所谓的资本论,又讲述了什么?”
在此前的格瓦拉的视频之中,这个名字和这本书,就不止一次的出现过。
而此时,这再一次影响了斯大琳。
一时间,无数人对此都十分的好奇。
而天幕中,斯大琳......彻底变了!
【回到学校的斯大琳彻底变了,他再也不是一个好学生了。】
【他不再遵守一切规章制度,他在祷告时大笑,在唱诗的时候迟到。】
【他拒绝一切陈腐虚伪的教条,而将满腔热血,投入到革命事业中。】
【他辗转于多个地下马克思主义团体,他们在一起集会、读书、辩论。】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